东方之星游轮老板是谁?
重庆东方轮船公司是经营长江旅游客运的国内高级船务公司,系重庆市国有重点水运企业。公司成立于1967年,企业现有固定资产1亿余元,拥有“东方大帝”星级涉外游轮一艘,“东方之珠”、“东方之星”、“东方王子”、“东方皇宫”、“东方皇苑”等东方系列国内豪华游轮5艘。东方之星游轮的高度是多少
“东方之星”客轮为长江普通旅游客船,船长76.5米,型宽11米,型深3.1米,核定乘客定额为534人,吃水深度2.5米左右。轮船共有534个舱位,其中一等舱44个,二等舱184个,三等舱306个。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长江沉船灵异事件有几起 揭秘东方之星沉船全过程
东方之星轮 编辑同义词 东方之星(东方之星旅游客船)一般指东方之星轮
“东方之星”隶属于重庆东方轮船公司,轮船长76.5米,总吨2200,型宽11米,型深3.1米,核定乘客定额为534人。客轮只设一、二、三等舱,船上配有GPS导航系统、卫星电视、电话、卡拉OK厅等设备设施。游轮曾被交通部评为“部级文明船”。
2015年6月1日21时30分,东方之星轮在从南京驶往重庆途中突遇罕见的强对流天气(飑线伴有下击暴流)[1] 带来的强风暴雨袭击导致的特别重大灾难性事件,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
东方之星遇难者名单及赔偿
东方之星没有遇难者名单, 只有游客名单、 船员名单。
“东方之星”隶属于重庆东方轮船公司,轮船长76.5米,总吨2200,型宽11米,型深3.1米,核定乘客定额为534人。客轮只设一、二、三等舱,船上配有GPS导航系统、卫星电视、电话、卡拉OK厅等设备设施。游轮曾被交通部评为“部级文明船”。2015年6月1日21时30分,东方之星轮在从南京驶往重庆途中突遇龙卷风,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经过有关部门调查核实,最终确认“东方之星”客船上实有人员454名,其中游客403人、船员46人、旅行社工作人员5人。据前方指挥部通报,东方之星最后一位失踪者遗体已于2015年6月13日找到并通过DNA比对确认,至此,全部442名遇难者遗体均已找到。2015年6月13日,经过逐一的身份甄别核实,获救者人数由最初公布的14人确定为12人。
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船上主要是个旅行社的老年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航空赔偿对比,每位遇难者将获得150万左右的赔偿款。有2种强制保险一定理赔,其他的就看购买了哪些保险。1、正常在长江行驶载客的客轮,都应投保“沿海内河船舶保险”(简称“船舶险”)和“船主对旅客责任保险”。该保险系强制责任险,只要是内河客运船只必须投保。投保后,若船只在正常运营中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旅客死亡或伤残,依法应由船主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赔偿。2、正常经营的旅行社,都应该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该保险同样是强制投保。投保后,若旅行社在核定的经营范围内,因为疏忽或过失,造成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遭受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依法应由旅行社承担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承担。最少赔偿20万/人。
东方之星沉船作文800初中
这是一起天灾和人祸掺杂的悲剧;当然,天灾的比重略大于人祸。说它是天灾,是因为客轮遭遇到了异常天气,甚至可能是龙卷风;这种异常的气候,无疑加剧了惨剧发生的可能性。
但我不得不说,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祸。我的理由是,这样一艘几乎满载的大型客轮,它设计的抗风浪能力有多大?如果它不能抵抗倾覆它的风浪,它怎么会贸然出现在那样一个导致它倾覆的时间和地点?读者知道,六月多雷暴天气,尤其是长江水域;因此我们也有理由问一问,它在出行时,有没有安全预案,比如在遇到暴雨天气时采取更为谨慎的规避行为?
当天灾遇到人祸时,天灾难以规避,灾害程度也会被放大;当人祸遇到天灾时,人祸就会借助于天灾酿成现实的祸患。
一艘游轮,载着456个人,其中多数是自救能力差的老人,安全预案本应该做得更为严谨、科学和充足,以便把各种安全隐患都尽可能考虑到,考虑得更为严重一些,并预留出最大的安全空间。虽说恶劣天气不可预测,但是,恶劣天气并非一蹴而就,如果在恶劣天气显露出一点预兆时,就采取安全措施,是不是更有安全保障,也更为稳妥?
综合而言,所有的疑惑在于:“东方之星”为何满载着一群脆弱的老人,在那样一个酿成悲剧的时间,出现在那样一个酿成悲剧的地点?我想表达的是:把惨剧完全归咎为天灾,恐怕缺乏说服力,也难以服众。
——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是有些人在对待安全工作上不够精细、科学、严谨和超前,导致安全工作懈怠、疏漏,相对粗糙、粗放、潦草和随机,近乎听天由命,十分被动。这是这起特大惨剧的深刻教训。
人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再也不能以生命为代价来改善安全工作了。
在我看来,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成熟、现代和先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这个国家防灾、减灾、控灾能力。动不动就死一大群人,隔三差五就出一个群死群伤的安全事故,无疑反映了管理水平的松散、粗疏和落后。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很快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却出现400余人的群死惨剧,显然和大国形象不符,只能说表面是大国,里子却是第三世界;这种崛起,多少有些勉强,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对待悲剧事件,公众不能意气用事,凭借想象和推断,来渲染悲情,煽动不满,制造对立;在救援工作上,这一次国家做得确实足够好。而官方和涉事航运公司,也不能习惯于“把坏事变成好事”,转移视线,无限扩大、赞美救援行动……总之,面对悲剧,不能怀有消费心态,还是多一份理性、诚实、客观为好。
望采纳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xxx67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由会办卡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lanhao.com/llktj/acc0e3f7c5a14fb4218802e82a0865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