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代表作 巴尔扎克有什么主要作品呢

巴尔扎克有哪些代表作?被誉为什么?

巴尔扎克号称“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代表作品《人间喜剧》,该书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伟大的百科全书”包括的名篇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等。马克思称《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哪几种人物形象

八、巴尔扎克的《高老头》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法国杰出的小说家, 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主要反映了复辟王朝到七月王朝结束时的法国社会生活。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对巴尔扎克作了深刻的评述, 称赞他是“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在学校是学法律的, 但他对当律师不感兴趣,而愿终身进行文学创作。1829年, 巴尔扎克出版了第一部用真名发表的历史小说《舒昂党人》, 标志着他创作上的成熟。到了30年代初, 巴尔扎克产生了把自己的作品联成一套的想法, 即按照一个总的计划把作品分成不同门类,并且用“人物再现法”, 使有些人物在不同作品中重复出现,把各个作品连接起来。 作品最初定名为《社会研究》,后来受了但丁《神曲》的启示, 才改用了《人间喜剧》作为作品总集的名字。 《人间喜剧》的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人间喜剧》的结构: 巴尔扎克一生最主要的作品都收在《人间喜剧》中, 它包括90余部小说,分为三大门类:《风俗研究》、《哲理研究》 (如《驴皮记》、《绝对之探求》、《不为人知的杰作》等)、《 分析研究》(仅出版了《婚姻生理学》)。其中最重要的是《 风俗研究》,它下面又分为六个场景: (1)私人生活场景,著名的有《夏倍上校》、《高利贷者》、《 高老头》等; (2)外省生活场景,著名的有《欧仁妮·葛朗台》、《幽谷百合》 、《幻灭》等; (3)巴黎生活场景,著名的有《塞查·皮罗多盛衰记》、《贝姨》 、《邦斯舅舅》、《交际花盛衰记》等; (4)政治生活场景,《一桩无头公案》、《阿尔西的议员》等; (5)军旅生活场景,主要作品有《舒昂党人》、《沙漠里的爱情》 ; (6)乡村生活场景,《乡村医生》、《农民》。 《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有四点: (1)描写了金钱对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世界的致命影响。 金钱使爱情、友谊、家庭受到腐蚀和破坏, 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现金交易,如《欧仁妮·葛朗台》 。 (2)描写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 塑造了一系列不同时期的资产者形象(如高卜赛克、纽兴根、 葛朗台等),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兴衰。 (3)描写了贵族阶级的没落史,写出贵族衰亡的必然性。 这些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如《 古物陈列室》等。 (4)描写了农民的形象。歌颂劳动人民的美德。如《农民》。 长篇小说《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在《人间喜剧》 中占有重要地位。 小说以拉斯蒂涅和高老头两个人物基本平行而又互相交叉的故事为主 线,同时穿插着强盗伏脱冷和鲍赛昂夫人的故事, 通过巴黎贵族资产阶级社会日常平凡的但时常激昂着波涛的生活描写 ,揭示了复辟王朝时期法国社会的真实图景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巴尔扎克哪一部由91部小说组成?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以法国19世纪社会为背景,以描写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各种问题为主题,通过对人物的深刻刻画和对社会现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法国社会的全景。其中包括了《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失落的乐园》、《父亲的乌鸦》等经典作品,被认为是巴尔扎克最杰出的创作之一,也是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小说大师班》一一解读巴尔扎克的小说创作方法

巴尔扎克,百度百科这样介绍他: 他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巴尔扎克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他在小说结构方面匠心独运,小说结构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并善于将集中概括与精确描摹相结合,以外形反映内心本质等手法来塑造人物,他还善于以精细人微、生动逼真的环境描写再现时代风貌。这样一个享誉世界小说大师,他的创作方法是什么呢? 书中这样写到: 巴尔扎克是个拙劣的作家。他的句子粗糙,用词生硬,风格也不讨喜,但他的作品却很成功。作品里充满了逼真现实的人物、错综复杂的情节和大量的浪漫主义元素。如果你还担心你的文笔仍有晦涩笨拙之处,担心你的句子读起来并不流畅,听起来并不悦耳,担心你的文章时而会枯燥乏味,那么就请振作起来。尽管弥补这些缺点很重要,但它们不应该阻止你写作。毕竟,它们可从来没能阻止过巴尔扎克。拙劣粗糙的文笔没能阻止巴尔扎克成功,他把别人浪费在担心文笔不好上的时间,投入到更多的文学创作之中。从巴尔扎克身上得到的启示—要多写多练。巴尔扎克,虽然文笔有些不尽人意,但你也可以像他一样用其他优点来扬长避短。例如,巴尔扎克是一位刻画人物情感的大师,他的写作中充满了“情感标签”来揭示人物当下的感受。 在《高老头》中,巴尔扎克深入到主人公欧也纳·德·拉斯蒂涅的脑海中揭示了他的心理活动:“一想到要在子爵夫人家吃饭的快乐,这位大学生的牢骚也就没有了。”“快乐,牢骚”两词饱含着人物的情感活动。 运用类似的情感标签让作品更为出彩。这一手法让巴尔扎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让一代又一代的评论家对他生气勃勃的作品(尽管他文笔不好)及生动逼真的人物大加赞赏—特别是这些人物是如此现实、真实、自然!然而,就凭这种像钟表机械一样简单重复的情感标签,这种不起眼的小手法就真的能达到如此效果吗?不,光凭情感标签自身是难以达到的,但正是通过这个小把戏,巴尔扎克将人物身上大量的生气、活力乃至人性突显了出来,这让巴尔扎克的作品有了决定性的优势。你可以直接从巴尔扎克本人身上学习到如何制作这一“情感标签”。首先,你需要知道的是,这些标签是用来描述情感的,情感越强烈,标签就越有力,也越管用。 生活,并在他的笔下摇身一变,成为小说中充满欲望的主人公们的逾越之举。尽管《高老头》里的拉斯蒂涅阻止了一场谋杀,但并非说明他就完全无罪;相反,在今天的法国,称呼某人为“拉斯蒂涅”是在嘲讽他是一个虚荣、残忍、贪婪、不择手段往上爬的小人,这既体现了巴尔扎克笔下人物形象的影响深远,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巴尔扎克内心所期望的自我。巴尔扎克的灵感大多源于他内心自我的折射。 获得灵感并写出像巴尔扎克的作品那样打动人心、充满活力的丰富情节,其秘诀就在于放飞你的想象。一本现代小说,是关于一个一头扎进社会、为生计奔波、为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某种终极渴望而不断奋斗的灵魂。并不断自我成长的角色。让想象在你的内心世界中驰骋,让它载着你去心之所愿之处,借着你生活中失败、胜利等点滴记忆的翅膀翱翔,这样你就能写出一系列与主人公自我目标实现相关的情景。接着,你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组织技巧,从这些自我驱动的混杂情景中梳理出情节、中心思想或价值观。反复强调描绘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必要性,是作家们的神器,是所有小说的命门,没有它,成功就会变得名不副实。他们提醒道,“如果你笔下的人物没有潜在的变化,读者就会感到他的所作所为可以被预测,很快便会丧失对这个人物的兴趣”。巴尔扎克的作品留给人们深刻印象的方式,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用人物身上不太大的改变让读者们眼前一亮。

恩格斯为何称赞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

  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大师。——   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是最高的一个……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后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恩格斯评论巴尔扎克“让我举一个例子。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他描写了这个在他看来是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逼攻之下逐渐灭亡,或者被这一暴发户所腐化……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不错,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尽管如此,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加以赞赏的人物,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圣玛丽修道院的英雄们,这些人在那时(1830—1836年)的确是代表人民群众的。这样,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他在当时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是老巴尔扎克最重大的特点之一。”在恩格斯看来,“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他是针对当时流行的公开鼓吹自己的社会观点和政治观点、热衷于以抽象的说教来取代情节和场面的丰富性的“倾向文学”而提出的,要求作家隐蔽自己的见解,这是为了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路线,恩格斯认为“现实主义甚至可以违背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并赞扬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恩格斯再次否定了“倾向小说”并意属于巴尔扎克。只有 这样才能保证文艺的特质“现实主义的胜利”这一理论命题,揭示了现实主义作家应当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尽量抛弃自己的主观偏见。 尽管文学作品的不可能完全克服,但是现实主义作家必须克服有意识地限制自己的主观的介入,尤其是克服自己的偏见。政治偏见、宗教偏见、文化偏见、民族偏见 。 巴尔扎克1. 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人间喜剧》就是一部法国“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2.现实主义的胜利:(1)非常推崇巴尔扎克,说他“以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解而著称”。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再现了当时的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巴尔扎克之所以能自觉地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往往决定于他世界观中进步的倾向。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又具有积极作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削弱、克制作家思想中消极的部分。(2)在《致玛·哈克奈斯》中,恩格斯评论巴尔扎克时指出: “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他为“上流社会”的必然崩溃唱挽歌,他又辛辣地讽刺他们,说他们不配有更好的命运,并且毫不掩饰地赞赏他的政敌“共和党英雄们”,这就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3.巴尔扎克的思想矛盾与创作关系:(1)巴尔扎克的世界观是矛盾而复杂的,他出身中小资产阶级,但又有浓厚的贵族意识和封建道德观念。哲学思想上,他基本上是一个,但也没有摒弃反科学的神秘主义。政治上,他倾向,却又参加了保王党,他的思想倾向带有明显的贵族色彩,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他的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倾向和政治立场。(2)巴尔扎克运用现实主义方法再现了当时的法国社会,这取决于他世界观中进步的倾向。恩格斯说,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为上流社会的必然崩溃唱挽歌。但他又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贵族男女,描写他们在资产阶级暴发户逼攻下的必然失败和毁灭,并毫不掩饰地赞赏他的政敌共和党人。这是现实主义的胜利。4.《人间喜剧》:(1)是巴尔扎克用“编年史的方式”描写的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发家史和贵族阶级的衰亡史构成了《人间喜剧》总集的“中心画图”。(2)《人间喜剧》有长、中、短篇小说96部。采用分类整理、编目和人物再现的办法,把众多的人物和篇章联成一个整体。(3)巴尔扎克把全部作品分为3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风俗研究”是小说总集的主干部分,从各个方面反映法国的当代生活。小说家根据这一部分作品的不同侧重点,又分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六个部分。5.《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1)深刻描写了封建贵族在资产阶级进攻下必然灭亡的历史。(2)与封建贵族没落的画面相对应又相交织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发迹图。(3)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4)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和对社会理想的探索。6.巴尔扎克创作晚期的主要作品有《贝姨》《农民》等。《农民》是巴尔扎克描写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生死决战表现得最深刻、最激烈的一部作品,直接描写复辟时期农村的阶级斗争。7. 《纽沁根银行》银行家纽沁根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典型,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产物,作品揭露了他的发迹史。他的发家史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不仅用资金的不断周转来获取巨额利润,而且还制造假象、散布谣言,在股票的涨落中投机取巧,牟取暴利。“投机得来的财富自然要寻求满足”,他过着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豪华生活,身上已经没有早期资产阶级守财奴的特性,这就是大资产阶级的发迹史,他们的每个金币都充满了血腥气息,都是由罪恶凝成的。8.《农民》描写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生死决战。尼雪龙老爹“铁一般坚强,像黄金一样纯净”。9.《》是巴尔扎克“最出色的画幅之一”,借一个吝啬鬼的故事针砭七月革命所带来的金钱统治腐蚀一切的恶果。揭示了资产阶级发迹史和贵族阶级的迅速没落。10.《幻灭》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马克思)。共和党英雄克雷斯蒂安是“一个会改变世界面目的大政治家”。11.在《人间喜剧》中的地位:(1)《高老头》创作于1834—1835年,在巴尔扎克全部小说的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它展示了《人间喜剧》的中心画图,反映了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塑造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揭开了小说总集人物体系的序幕,是过去作品的总集,未来作品的基石,一部典型的巴尔扎克式的小说。(3)它标志着巴尔扎克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成熟。12.《高老头》的主题思想:(1)通过拉斯蒂涅向上爬的经历、见闻和社会背景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2)在描写资产阶级凭借金钱和财富的力量打败封建贵族的同时,还描写了资产阶级暴发户自身也将毁于金钱和财富力量的竞争的事实,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3)小说也揭示了与资产阶级野心家极端利己投机取巧完全不同的个人奋斗之路,描写了在品质上和气质上同“未来的真正的人”近似的人,表明了对社会前途的积极理解。13.《高老头》的艺术特征:(1)结构非常精致,情节富有戏剧性。(2)从对现实的细致观察中进行精确生动的描写,是巴尔扎克创作艺术的最大特色,他重视环境描写,一方面是为了再现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刻画人物,这也是他对现实主义小说的一大贡献。(3)广泛运用对比的法则。如环境对比,人物与故事对比等。(4)小说语言多姿多彩,叙述生动,比喻深刻:①人物语言个性化。②叙述语言贴切晦畅,生动深刻。(5)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4.《高老头》“父爱”悲剧的社会意义:(1)高老头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宗法制观念的商业资产者的典型,是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一个凶狠的掠夺者,但他又是父爱的典型。高老头爱女儿是真诚的,但只懂得用金钱培养女儿对父亲的爱。他用金钱维系父女之间的感情,让女儿接受资产阶级的教育,使她们成为自私自利的拜金主义者,使自己成为拜金主义的牺牲品。(2)高老头悲剧是一个通晓资产阶生意经却不通晓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资产者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封建家族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新旧交替时期社会现象的反映。15. 拉斯蒂涅的典型意义:(1)拉斯蒂涅是复辟王朝后期到七月王朝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野心家的典型。《高老头》中描写了他由一个没落贵族子弟腐化成资产阶级野心家的过程。他初到巴黎时,想通过勤奋努力,刻苦攻读争取一番功名。但巴黎上流社会的繁华、虚浮的快乐诱惑着他,在接受鲍赛昂夫人的启蒙教育、伏脱冷的实践性教育和高老头惨死的社会教育后,他埋葬了最后一点人性,从一个涉世不深而怀有几分正义感的青年,走上资产阶级野心家的道路。(2)拉斯蒂涅是为资产阶级暴发户所腐化的贵族子弟的典型,他的堕落过程揭示了社会的重重罪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对人们灵魂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xxx67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由会办卡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ilanhao.com/zixun/d4ae864e76d2416404cdc5fb766c7010.html

(0)
上一篇 2024年08月12日 下午04:28
下一篇 2024年08月12日 下午04:12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